iHomeDiy 企業部落格 首頁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鐘錶工業 家具產業 燈飾照明 食品產業 廚具衛浴 裝潢建材 寢具傢飾 建築材料 糕餅西點 旅遊住宿 汽車產業 寵物用品
相關產業資訊 | 廠商總覽 | 產品總覽 | 廠商免費登錄 | 廠商供需資訊 | 供需資訊發佈 | 廠商產品上載 | 網站服務說明 | 聯絡我們 | 客服留言板 | 網站首頁


遭監察院糾正 營建署:虛心接受

最近10年完工的大樓,公設比例可能都達30%,以帝寶為例,砸下1億元入住,其中的3000萬買的都是公共設施。

監察院決定對內政部營建署提出糾正案,內政部對此表示,他們會虛心接受,也會研究修改行政法規,讓主建物、附屬建物營建成本與價格更公開透明。

砸大錢想買個漂亮又舒適的好房子,但越新的房子公設比例就越高,尤其是最近10年才完工的電梯大廈,公設比大多超過30%,最高還達到50%。

因建商把許多法定空間及附屬建物灌入坪數,而內政部營建署卻放任不管,監察院決定提出糾正案並且限期改正。

根據監察委員調查發現,現行房屋建物登記面積與建管執照面積不一,使得建商有「灌虛坪」的機會,內政部忽略此現象怠惰修法,放任民眾權益不管,至今監察院已通過糾正案。

建商全聯會秘書長表示,建商依建築法規興建公設,並非徒設虛坪,政府應引導交易資訊揭露,才能保障消費者。

營建署長葉世文則說明,建商公設比灌水主因,在於建管面積與地籍測量面積有差異。

至今政府可以著手研究改進相關行政法規,要求未來在預售屋契約書範本,清楚載明主建物、附屬建物坪數,甚至寫入營建成本與售價,讓資訊更公開、透明。

內政部地政司長羅光宗說明,公設是否計入坪數計算,建商與民眾各有不同看法,對於監察院糾正,內政部虛心接受、並在期限中檢討改進。(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資料來源:今日新聞


   

相關產業資訊 | 廠商總覽 | 產品總覽 | 廠商免費登錄 | 廠商供需資訊 | 供需資訊發佈 | 廠商產品上載 | 網站服務說明 | 聯絡我們 | 留言板 | 網站首頁

系統開發維護:弘承資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