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注意通風和採光
李芝珊建議,自然採光和自然通風,是健康衛浴的最佳選擇,因為陽光是最好的除濕器。尤其是冬天,有人喜歡關著窗泡澡,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千萬不可大意。
當然,許多無殼蝸牛並不能選擇自己的衛浴長什麼樣,這時就有賴機械通風的幫忙,李芝珊說,平常進去浴室,除了開燈,也要注意通風是否正常運作,如能在抽風口放置濾紙更好,過濾雜質可以讓機器用更久,但是記得經常更換濾紙,而且走出浴室記得讓抽風機再轉一會兒,抽久一點再關,或者在浴室門口多放一台除濕機。
3.不用化學芳香劑
有人習慣在浴室放置芳香劑或除臭劑,要注意是否含有毒性化學成分,平常就是因為通風不良所以放芳香劑,但芳香劑中的化學成分可能引起中毒,李芝珊建議儘量使用天然水果或是天然芳香劑。
4.定期更換衛浴設備
很多人一輩子只用那麼一套衛浴設備,然而歐美國家卻把衛浴設備當做耗材,定期更換。
台灣因為氣候潮濕,衛浴和牆壁接縫處常會堆積細菌黴菌,時間一久就會生銹,加上使用不當容易發生危險。因此和丞興業服務部經理黃勝進建議,應該定時檢查衛浴設備的使用狀況,如在陶器上發現細如髮絲的黑線,就應該及時更換。
5.留心洗手台的保養
洗手台通常擺在浴缸旁邊,淋浴完或是行動不便的人,必須把手撐在洗手台上,才爬得起來,調皮的小孩在浴缸和洗手台之間跳來跳去,時間一久,禁不起重壓的洗手台當然有垮掉的威脅。因此吳明修建議在浴缸和洗手台之間加裝一個直立的把手,可同時避免滑倒以及洗手台掉裂。和丞興業營業處課長謝宗明並提醒,儘量避免在洗手台上放置過重的瓶瓶罐罐。
6.養成用完清洗的好習慣
衛浴空間產生的污垢,通常在使用完後熱氣沸騰的時機最容易清除,日本清潔專家建議應該增加清潔的頻率。洗完頭髮順手清掉卡在漏水孔上的髮絲,沖完澡順便刷一刷淋浴拉門的玻璃,定期擦拭瓷磚,至於洗手台和馬桶周圍則是儘量維持乾爽。
7.經常替換毛巾和擦手巾
在公共場合可以隨手拿到擦手紙巾,小朋友在家裡洗完手,往身體一抹,褲子上又多了兩個小手印。為了健康與環保考量,李芝珊以媽媽的角色說,應該準備擦手巾。毛巾和擦手巾因為長期放在潮濕空間內,所以必須定期清洗、曬乾或烘乾。
8.選用防污材質
最近防污的衛生陶瓷材料大行其道,利用特殊技術將陶瓷表面顆粒縮到最小,污垢不易殘留,清洗維護容易。但李芝珊建議,可別因為花了大把銀子買了抗菌防黴衛浴設備,就疏於清洗照顧。否則再豪華的廁所,都要叫人退避三舍。
具有美化景觀功能的盆栽雖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畢竟能淨化的只是一部份的空氣品質,有些植物甚至會釋放真菌,因此盆栽是否適合放在衛浴空間內,還有待考究。
建築師喻肇青曾說:「浴室是一天開始和結束的地方。」對衛浴空間的要求,從基本排污功能、安全性,一直到舒適度、健康,一般普通住家2坪不到的衛浴空間,關乎全家人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場所,應該得到你我的更多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