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宮位在學甲市區中心,廟宇巍峨壯麗,分有前後兩殿,前殿奉祀保生大帝,後殿供奉觀音佛祖。宮殿雕樑畫棟,石柱蟠龍,建築深具古色古香之歷史化藝術,並有一代宗師葉王交趾燒及何金龍剪黏等精巧別緻,宮外尚有石獅、旗桿等各一對分別左右,另有宏巍牌樓,不但堂皇而且嚴肅。 慈濟宮經內政部評定第三級古蹟,本宮八百餘年歷史的神像開基二大帝,係來自福建泉郡白礁慈濟宮,於康熙年間由李姓者自白礁迎來奉祀,以迄於今為全省大道公廟僅有者,因此終年香火鼎盛。每年農曆三月十一日是該廟的主要祭典活動「上白礁謁祖」,長達三公里的祭典隊伍由「蜈蚣陣」領頭,蜿蜒前進,民眾相信讓蜈蚣陣從頭上經過,可以消災避邪。整個活動表達先民對大陸福建白礁鄉渡海來台,飲水思源追懷家鄉的重大意義,因係隔海遙祭,故稱「上白礁」。 保生大帝臺灣開基祖廟 學甲慈濟宮,位於臺南縣學甲鎮市區中心,奉祀的主神保生大帝(大道公吳真人)神像,乃八百年前宋代之開基古祖神像。 明末清初,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的部份忠貞軍民隨鄭成功來台,為求渡海平安,由李姓人家迎請家鄉慈濟宮神明保生二大帝、謝府元帥和中壇元帥等三座神尊同渡,庇護眾生。先民在將軍溪畔的「頭前寮」平安登陸,後散居在學甲、大灣、草坔、溪底寮、西埔內、山寮、倒風寮等地,胼手胝足墾土屯田,並共議在學甲李姓聚落的下社角,搭建草寮奉祀保生二大帝等三尊神像。 開基保生二大帝自移駕學甲後,神明威靈顯著,遐邇傳聞,香火益盛,四方善男信女仰賴而來行香者,絡繹不絕,神明乃「相關地勢」,剛好鹽水岸內有一趙姓信徒,為感念大帝替其禳災之恩而獻廟地,乃於現址鳩工興建大帝來台後首座廟宇,各地善男信女聞風,同心協力,解囊捐獻,宮殿遂告竣工。 至於在臺灣建廟年代,各誌書紛難定, 茲列舉於此: 《臺南縣志》卷一自然志云:「學甲鄉本為西拉雅平埔社,所以有後社、中社、下社仔之地名。唯漢人入墾甚早,康熙三十二(一六九三)年由張茂獲准開墾。在乾隆年間已建有『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 民國十五(一九二六)年,日人所編篡的《學甲庄鄉土誌》所述:「本庄居民大學在三百多年前,由中國福建省的謝姓、李姓,以及泉州陳姓、吳姓及劉姓等渡台開墾。」「『慈濟宮』:清嘉慶十一(一八○六)年,庄民董事謝金玉、莊盛、林鳴鶴等三名捐款二千圓,並倡導募捐建立,奉祀保生大帝。」 《諸羅縣誌》卷十二雜記志「寺廟」條有「慈濟宮」的記載:「保生大帝廟,在縣治西門外,康熙四十(一七○一)年耆老募建,祀真君也。」 據本廟於民國十八(一九二九)年所撰述的「慈濟宮沿革碑記」所云:「我慈濟宮有祀保生大帝、謝府元帥、中壇太子諸神佛,已歷二百六十八年星霜矣,溯自前清康熙時代,學甲村落尚屬草創,居民鮮少,先是有李姓,由祖國白礁挈眷來台,並迎請前三座神像同渡,逐寓居於學甲下社角,當是時,建草庵而祀焉。其威露顯赫,凡水旱癘疫,悉為吾民禳除。」「嗣因保生大帝神威顯赫,香火益盛,乃於清康熙四十(一七○一)年改建堂皇廟宮。」 另外在民國七十二(一九八三)年落今的學甲鎮下社角「白礁宮」,其建廟碑記,也出現一段和「慈濟宮」建廟有關的文字:「明末鄭成功偕忠貞軍民來台,本下社角第一代世祖李勝,由白礁慈濟宮恭奉開基二大帝、謝府元帥、中壇太子保護忠貞軍民於學甲西方頭前寮溪岸登陸,在下社角定居。當時學甲慈濟宮的廟地,原為鹽水岸內一趙姓者所有,鎮守營斗而安然無映,因而發願將其擁有之地(即現在慈濟宮廟地)恭獻大帝建廟,乾隆(一七四三)年建造草庵為廟,奉祀大帝。」 細述至此,實難斷定慈濟宮真正建廟年代「歷史」本需多方考據,提出有利佐證,讓後代子孫有循序探究之源,避免落入「轇轕紛持」之煩。我先民大部份由大陸漳泉地方移居,他們皆需渡過驚險萬分的「黑水溝」,與波濤大浪相博鬥,為撫慰心靈,故有人迎請故鄉神祇同行,以為海上保護神,登陸則奉祀家中,慢慢由「私佛仔」而為「公佛仔」,接著獻地建廟,護祐蒸黎,永享煙祀,也許這是本省「老廟」創建沿革的模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