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紙建築抗震! 為災民打造棲身所
地震頻傳的日本,對於抗震防災非常有一套,知名建築師「坂茂」就研發出「紙建築」,運用在地震災區,10多年前的阪神大地震,他為災民蓋了一座紙教堂,一直到4年前,這座紙教堂功成身退,移植到台灣南投桃米,紙教堂成為災後重生的重要象徵,如今從非洲到亞洲,紙建築廣泛使用,為各國災民提供臨時的棲身之處。
日本人對付地震身經百戰,善用高超的工藝技術,把薄薄的紙變身成家具、房屋,作為抗震防災的最佳利器。CNN記者:「像這些椅子,就是用紙做成的,這些紙筒是絕佳建材,能在第三世界國家蓋房子。」
強化紙筒承受力驚人,這麼多人站在上面,完全不會垮,再加上組裝迅速,蓋房子又快又好,在地震災區最能發揮功效,紙筒蓋屋的構想,出自日本建築師坂茂,在阪神大地震後,他打造出美侖美奐的紙教堂,做為災民的聚會場所。
日本建築師坂茂:「紙屋是我一手打造,當時沒人相信我,不過當民眾住進去之後,紙屋既舒適又溫暖,也非常牢固,大家都愛上了。」
當初沒人相信,事隔10多年卻是廣泛使用,南投知名景點「紙教堂」,就是從日本移植到台灣,打開大門,58根5公尺長的大貫柱,繞著教堂,形成橢圓型空間,展現不對稱的視覺焦點。CNN記者:「四川這所學校就是用紙筒蓋的,這些印度房舍也一樣,紙柱既輕巧牢固又便宜。」
從台灣、大陸到印度,紙屋為災民遮風避雨,才剛遭受地震重創的海地,現在也一定用得上。
資料來源:TVBS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