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等受衝擊產品 須先檢測才上市
〔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為因應兩岸簽署ECFA後,對我國部分競爭力較弱的產業造成衝擊,經濟部標檢局逐年將成衣、泳裝、內衣、毛巾、毛衣、寢具與織襪七項紡織產品,以及鞋子、石材、陶瓷、袋包箱與家電類項目,列為「應施檢驗項目」,產品須檢測通過才能上市,未來並加強邊境檢查與市場抽查工作。
標檢局規劃,為因應ECFA衝擊,將依據工業局規劃的「因應貿易自由化加強產業輔導方案」所列出的十二項加強輔導產業,逐步將其納入應施檢驗項目。
此舉是否有助於台灣產品保有國內市場的佔有率?標檢局官員未正面回應,僅說,簽訂ECFA後,中國產品一定更多,但國內歷年來抽驗市面上的產品,結果皆顯示「中國產品的問題比較大、台灣產品則是好些」。
由於生產廠商必須負擔檢驗成本,標檢局目前正與各產業公會溝通,規劃與工業局的MIT(台灣生產)標章補助結合,採用MIT標章的檢驗報告,讓廠商不必因納入應施檢驗項目而增加成本。
標檢局指出,今年將對二十四個月以下的嬰兒服、毛巾、襪子、課桌椅、紙尿褲及袋包箱項目與產業公會溝通,希望納入應施檢驗項目,明年則規劃鞋類與橡皮擦等納入檢驗項目。
標檢局局長陳介山也說,標檢局將今年列為「消費安全年」,特別加強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邊境把關工作,運用兩岸在去年底第四次江陳會所簽署的消費品安全協議與中國合作,防堵對方不安全的消費商品進口台灣。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
|
|
|